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性病科建于1934年,与广西医学院同年建立,当时又称皮肤花柳科,至今已有74年科龄。现拥有环境优雅、安全、舒适的独立门诊和病房,设有病床43张,设立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皮肤真菌实验室、性病实验室、皮肤病理实验室与免疫实验室等专科实验室,设有能满足专科治疗需要的治疗室、手术室。拥有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和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一流的技术队伍,全科在编医生、护士、技术员共3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讲师/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18人。
我科是广西唯一具有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是广西皮肤病与性病学科专业的领头羊。现有教授2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医学美容与美学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西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色素病研究会委员、广西性病/爱滋病专家技术指导组治疗关怀组专家工作;还担任《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广西医学》、《广西预防医学》、《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文选》杂志编委),副教授2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广西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全国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皮肤科分会常委兼秘书。学科人员结构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设备齐全,其规模位居全国综合医院前列,是本专业目前区内唯一集医疗、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为一体的学科。
本学科在诊治方面属区内领先,多项诊疗水平处于国内同行先进行列,部分诊疗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1982年李菊裳教授报道国内首例马尔尼菲青霉病,并继续对该菌进行了生态学、形态学、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及基因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撰写了多篇论著并在国内外发表,多次在国内外讲学,该菌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重视和认可,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项科研进步奖。近几年来,该科还承担了国家、省、厅、局级及院内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由梁伶教授负责的《广西野生银星竹鼠寄生PM和人类致病PM的相关性研究》为国家级课题,使得该科在国内影响力日益增加。
作为广西皮肤病与性病科新技术的发源地和培养专科医师的摇篮,该科一直注重国内外领域的发展新动态,积极开展具有广西领先、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各种新技术,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我科毕业的10位硕士在区内外皮肤科已成为业务骨干。
联系电话: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0771-5356514(病房),0771-5356752(门诊)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5日
星期一
5月6日
星期二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5日
星期一
5月6日
星期二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